fbpx

我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。

我認識的許多人都擁有夢想。有人要當金融家,有人要創立改變社會的公司,有人是音樂家…但是我,唯一有過的真正的夢想就是在三歲的時候下定決心要當公主這樣。


寫過這麼多「我的志願」作文,難道每篇寫的都是假的嗎?對,都是假的。我真的沒有夢想嗎?對,到目前為止還真心沒有。

我發現很多職涯發展的教誨都是建立在有「夢想」、有「明確目標」上的。在有目標的基準點上,這些成功人士告訴我們要如何透過自律、透過策略性規劃,來達成想要的目標。

但,沒有夢想的人該怎麼辦呢?

當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去哪的時候,我該怎麼決定要跳上哪班車?

如果無法用目的地來作為思考的支點,我覺得還是有辦法策略性的思考職業規劃喔。

以下是我透過自身實驗,發現特別有幫助的幾個思考方式,與你分享。

第一:從「點線面體」來思考,當個附著在金剛戰士上的蜘蛛人。

這個標題聽起來很莫名其妙,讓我來解釋一下。

首先,我們必須要用「點—線—面—體」三種層次的角度來看待自己和職業的關係。如果說個人是一個點,那你所處的公司是線,所在的行業是面,所在的經濟體則是體。

如果用狹隘的眼光只看待自己,那你就永遠只看到自己這個小點。比方說,你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工作、下個禮拜該準備的面試、應該要修改的履歷等。如果只做這些事,那你就是個很勤奮的小點,但也僅止於此而已。

但是職涯規劃不能只看點。你還要看到線:所處的公司團隊好不好、老闆待人處事有沒有一套;更上一層樓,你要看到面:整體產業發產有沒有前途、是夕陽產業還是在蒸蒸日上;最高的層面是體:你所在的經濟體,未來前景如何?

當然,這幾個問題都不好回答。畢竟,如果我能準確預測美國經濟體未來的走向,那我現在早就是聯準會主席了不是嗎?


但是,不好回答的問題,就是機會存在的地方。為什麼? 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不會花時間去思考線、面、體層次的問題。絕大多數的人,就只看著自己這個小點,傻乎乎的「努力」。你以為這樣的努力代表你優秀,錯了,這樣的努力代表你懶惰。因為努力遠遠比進行深度思考跟資料搜集還容易得多。

絕大多數的人,就只看著自己這個小點,傻乎乎的「努力」。你以為這樣的努力代表你優秀,錯了,這樣的努力代表你懶惰。因為努力遠遠比進行深度思考跟資料搜集還容易得多。

所以,對於職涯規劃,我認為:沒有明確夢想沒關係,用點線面體的邏輯架構來思考,還是可以很有方向感。


(從最貼身的層次開始想:眼前的這個招募團隊,組成是什麼?未來的老闆口碑如何?如果不知道,那有沒有辦法問問看HR,問問看面試官?再來,你在考慮的這家公司,它整體的營運狀況好不好,有沒有前景?如果不知道,那有沒有辦法從詢問業界學長姐的看法?公司如果有以前的財務報告或是新聞,是不是應該打開來看一下?再拉遠一點:眼前要考慮的幾個產業,前景大概如何?甚至,這個產業所在的經濟體狀況大概是什麼樣子,是大是小,能不能有一點感覺?)

網路上常常有這樣的假想例子:一對一樣優秀的雙胞胎,在2008年畢業的時候,一個加入了小公司臉書,一個加入了一家小報社。十年過去,加入臉書的那位乘著社交媒體跟科技創新的熱潮和熱錢,早已年薪百萬,住在別墅裡,開著嶄新的特斯拉。反之,加入小報社的那位,因為報紙產業的減縮,面臨著極大的轉行壓力。

這兩個人資質相同,跟隨的直屬老闆也都一樣優秀,但差別就在於他們依附的面和體不一樣。

我是普通人,我沒有一眼看出下一個谷歌、騰訊的眼力。但是,我可以想辦法把事實輪廓畫得好一點點。

如果我沒有什麼目標,那,找一個更好一點的地方停靠,找一個看似更堅固更不容易沉的船來搭,不是比隨便跳上一條船來的保險嗎?

有了比「點」高一個層次的思考,你在職涯規劃上就已經贏過常人一大截。這條路走起來,也不會完全是一片迷霧;相反的,你會像是附著在一隻很強的變形金剛上的蜘蛛人,由讓它帶你到更強的地方。

第二:挑能「帶得走的能力」來培養,建造自己的工具箱


有一陣子「培養帶得走的能力」這句話很氾濫,媒體名嘴教育家口口聲聲說要帶得走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,聽得讓我很焦慮:到底什麼是帶得走的能力?!我身上的能力到底帶不帶得走?!頭長在我身上,只要是我的能力不就都帶得走嗎??!

出社會以後我發現,帶得走的能力可以有一個很簡單的指標:你的能力換了一家公司還可不可以用。僅此而已。

舉例來說,你進入的企業叫你學一個資料系統。這個資料系統是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公司都在用的。那這個能力的「帶走力」就很高,因為你知道,換到下家公司,有很大的機會你也會需要繼續用這個系統。

相反的,如果你的公司要你學一個正在快速被淘汰的資料系統。那這就要小心了;如果你未來要轉職,那這個系統能力還用得上嗎?

你可能會說,啊我就是個社會新鮮人啊,我只拿到這個工作,而這個工作就是需要我學習一個被淘汰的技術,那我該怎麼辦,難不成叫我辭職嗎?!

不是的,其實你還是有辦法用很創意的方法培養帶得走的能力喔。比方說:「學習新系統」的「學習力」,就是你帶得走的。

除此之外,還有溝通力、整合力、領導力…一個公司如果沒辦法直接給你最夯的新技能,但可以培養你其他帶得走的能力,那也行。再想一下上面雙胞胎的例子:在報社的那位,雖然沒辦法依附著產業扶搖直上,可是如果在十年間,他累積了強大的搜集資料能力、整合資訊能力、在高壓下依然可以高效產出的能力、精準的批判力…那麼他還是一個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,即使遭遇了挫折,依然可以東山再起。
講白了,如果身上有這麼多能力,一個人還能弱到哪去?

怕就怕在,我們在職場上傻乎乎的鑽研一些帶不走的能力,還沾沾自喜。

比方說,把一個近乎要被淘汰的系統練得滾瓜爛熟,背一堆小技巧讓自己在同部門間看起來很強,但卻忽略了增近自己的系統學習力;或是,花大量的時間來熟稔某個主管的某種做事框架,但卻沒有了解領導者真正的思維模式,導致公司一改朝換代,就頓時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…


(PS,如果你發現你的主管非常堅持你花大量時間去磨練「帶不走的能力」,而鼓勵你不要培養其他能力,那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警訊,說明這個主管可能很不OK喔。)


在思考職涯的時候,不妨精明一點,自私一點。


即使還沒有夢想,還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啥,那用這個時間來建造自己的工具箱,不也很讚嗎?

第三:我最後悔的策略


最後,我想說說我最後悔的事情。


我最後悔的,不是唸了財務但沒有被銀行錄取,不是花了兩年半做了跟科技業無關的經濟顧問業,不是曾經愛錯人(咦)…而是我很愛花大量的時間去猶豫自己要幹嘛、猶豫自己的夢想應該要是什麼、猶豫要怎麼樣才可以更成功…等等。

我花大把大把的時間在猶豫和做白日夢上面,最後導致自己什麼都沒開始。

我猶豫,因為我覺得我一定要找到所謂的夢想(但我就是找不到啊);我做白日夢,因為我幻想只要找到那個「成功秘訣」,我就會比別人早到達目的地。所以我一直在原地踏步,然後,幾年過去了,我哪都沒去。


所以,如果能坐上時光機,我會打醒那個猶豫不決、寧願做白日夢也不敢行動的自己。


你也曾經和我一樣嗎?遲遲不願意開始,或是開始了卻不全心投入,因為,你也在等待那個閃閃發光的「真正屬於你的夢想」、「成功之道」、「人生的意義」。 但是它們卻遲遲不來。


如果是的話,那我想說:這條路上你不孤單,我也是。但是,這條路是個圓環;一直待在圓環裡,我們會永遠都繞不出去、永遠都無法啟程。

如果可以的話,挑個岔路,出去吧。

最後的真心話

我一直對於自己沒啥夢想感到很自卑與焦慮。每次打開臉書、IG,看到的滿滿都是有夢想的人們。

我也好想要有夢想啊!我在心裡不停的吶喊。


雖然沒有夢想,但日子還是要過。於是在職涯規劃上,我開始胡亂做功,有點像是,報復性的很努力做很多事情,來彌補內心缺乏夢想的自卑😂


做著做著,我發現,咦,日子過得好像還可以嘛。我還是可以規劃職涯(雖然沒有夢想),我還是可以培養工作能力(雖然還是沒有夢想)。


有沒有夢想,跟我活得開不開心,用不用力,好像沒有因果關係啊。


如果你還沒有夢想,那我想對你說:沒有夢想沒關係啊,我也是。但我們還是可以把自己活得超級有聲有色對吧。


然後,如果夢想來了,我們就自信的接住,不來的話,也沒關係,因為我的人生已經很有色彩了呢。

的新書:《 給沒有夢想的人!邊走邊想職涯探險指南》已經在博客來等各大書局上架啦。裡面有詳細的履歷書寫技巧、面試佈局教學,以及如何做決策、我希望早十年學到的職涯小撇步等實用內容。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,歡迎參考我的新書,裡面有更多武林秘笈和真誠分享噢!(購買連結:博客來誠品金石堂MOMO圓神書活網


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
我是Fiona,一個台灣女孩,目前在矽谷擔任數據分析師。牡羊座的我總是不安於現狀,野心比智商高,於是在大學畢業以後,便隻身來到美國跌跌撞撞的走到了今天。不知天高地厚的我硬闖了金融業,顧問業,而今到了科技業,走了需多彎路,也看了許多風景。在這裡我寫下我的歡笑和眼淚,作為自己的生命紀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