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
三年前我停止寫字,因為我想要隱藏我真正的自己。
三年後我開始寫字,為了還債:那些負了我本心的時光,我要一一找回來。

其一 :野心的舊金山

野心勃勃的大城市,我也變得野心勃勃

想要成功,就不能當原本的我。那個只喜歡在家看電視劇的我,愛跟家人聊天的我,愛看中文小說的我,必須離開。我要變成科技業的成功人士,即使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。我只知道很酷的人開口閉口談的都是創投和科技趨勢,穿的都是低調但很貴的單品,週末都會去票很難買的夜店趴。

三年前我搬到舊金山,為了拯救我搖搖欲墜的愛情。因為彼此都對遠距離戀愛沒信心,我拋下原本已經適應的洛杉磯生活來到了舊金山。

舊金山是科技大城,走在街上擦肩而過的路人都有可能是個創業家。在咖啡廳偷聽隔壁桌談話,十之八九講的都是創業、融資、成長。當時的我還在前公司當個小小的數據分析師,整日替客戶爸爸寫報告,改報告,每每看到路上的人們身穿大公司T恤,背公司背包,那些閃亮亮的獨角獸公司logo好不威風,我心裡羨慕死了。愛追求榮華富貴、野心比智商高的我,心裡又開始蠢蠢欲動:要是我能夠擠進科技業就好了。透過當時男朋友認識的新朋友們各個都在科技公司工作,學歷高,工作能力強,人脈深廣,吃飯的時候聊的都是我聽不懂的大數據、黑客成長、融資股權結構,我聽得如沐春風,眼睛閃閃發亮。我彷彿劉姥姥逛大觀園,但不同於劉姥姥,我如癡如醉,完全想要拋開一切融入所謂科技新貴的生活。

因為我的野心,我開始積極跟新朋友混熟。這群朋友喜歡去夜店,我就屁顛屁顛的跟著去;他們去酒吧聊天,我也要去湊熱鬧。在社群媒體上我積極和他們聯繫,熱情按讚點評。

這不就跟當年找工作去企業參訪,去networking是一樣的事嗎?我只要靠著蠻力,如法炮製再霍出去一次就好了。

我最喜歡聽朋友們聊公司的種種。

『在科技公司上班,你可以對產品有實質的貢獻。你就不用像你現在這樣每天替客戶爸爸弄那些無聊的報告了』

『科技公司比起你們傳統產業文化更開放,老闆會更加照顧你的職涯發展』

『在我公司,能力強的人絕對不會被埋沒,因為我們有良好的獎勵機制』

我聽著他們做的專案,和我自己的相比,簡直無地自容。在前十大獨角獸公司工作的他們,影響力是多大的啊!當人家在替無人車想策略、替美國政府抓間諜、推出更新的智能家電的同時,我每天坐在公司老舊的電腦前修改客戶報告的標點符號。我覺得自卑又嚮往。

『我們公司下一輪的估值應該在X百億以上,到時候我就發了』『公司三餐都有,而且還有無限的特休假。我今年就去了兩次歐洲』『每到禮拜五大家根本就只上半天班啊,下午老闆就開喝了』這些無心的評論更讓我心癢癢。

我好想變成他們啊。

於是我開始積極找工作,並且也開始努力模仿這群人。科技公司的工作不好找,但我憑著上一份工作教給我的資料處理能力,還有拼了老命的狠勁,六個月的時間,幾乎廢寢忘食的,拿到了一家科技公司的Offer。

去新公司的那天,我覺得自己走路都有風,在拿到新的Mac筆電的那一刻,彷彿黃袍加身。

我開啟了我所謂的科技新貴的生活。新在哪裡,貴在哪裡,我不知道,但是我就是覺得我與眾不同。開會的時候,我們都會講求公司核心價值,討論對市場的實質影響,這些都是我從未體驗過的。在寬敞明亮有著落地窗的辦公室,我跟大家一樣手拿筆電,到各個有著透明玻璃和視訊會議系統的會議室開會,投影幕上放著我的圖表,我自信地講解我整理出來的數據,虎虎生風。

我開啟了我所謂的科技新貴的生活。新在哪裡,貴在哪裡,我不知道,但是我就是覺得我與眾不同。

我愈發的把我的自我價值繫在外在環境上:我的工作,我的交友圈,我的男朋友,我去的派對。逢人問起我的工作,我變大聲報出我的公司名字;每到週末,我一定跟我的人生勝利組朋友們去夜店聽最火的電音DJ的表演。我會把夜店的實況轉播給我以前的同事,讓他們羨慕一番。

我成功的變成一個新的我了。那個舊的自己,喜歡偶爾偷懶發個呆,喜歡看韓劇做白日夢,喜歡做些無聊的小事的自己;去餐廳吃不完一定打包,喜歡省錢不叫車,喜歡看催淚親情電影的自己,被我藏起來了。新的我,只去最貴的演唱會,上最貴的健身房,吃有機沙拉,吃剩的東西一律不帶回家。我記得有一次我在餐廳吃飯,吃完順手用紙巾把桌子擦了擦,對面的朋友嘲笑我說:「Fiona,人家是付你多少錢啊,還在這邊幫人擦桌子?」我從此以後再也不敢這麼做了。

既然真正的自己不會幫助我融入,不會讓我成功,那就乾脆把這個本心塵封好塞到床底下,永遠都不要打開。

這個新的我的背後,其實暗藏了很多衝擊。因為水土不服,我搬到舊金山以後居然得了氣喘,喝酒的時候會復發,於是去夜店的時候我必須悄悄的把吸入器帶在身上,喘不過氣時就要吸一口;工作雖有成就感,但我也漸漸意識到我們組織用人喜歡一個當兩個用,所以工作量其實常常超出負荷;我會在會議室上高談闊論核心價值,但是我的工作大多時候只是個數據農場,讓老闆們揀幾個好看的來用罷了。我所謂的朋友們,其實在趴踢之餘,根本不會有所聯絡。他們不知道我的故鄉,我的故事,我會什麼會千里迢迢的跑來這裡,但只要我跟著他們喝啊跳啊,我們就是好朋友。

在我得到一切表面上想要的東西以後,我以為我會很快樂,可是我為什麼很久都沒有真正開懷地笑了?

星期一到五,我在工作的壓力下苟延殘喘:星期六日,面對著朋友的聚會,我如履薄冰。我扛著我用健康和幸福換來的自以為是的標籤,而這標籤重得跟鉛球一樣。我就這麼拖著這個鉛球走著,臉上的笑容被拖垮成哭臉,漸漸定型,我便幾乎忘記怎麼開懷的笑了。

(待續)

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
我是Fiona,一個台灣女孩,目前在矽谷擔任數據分析師。牡羊座的我總是不安於現狀,野心比智商高,於是在大學畢業以後,便隻身來到美國跌跌撞撞的走到了今天。不知天高地厚的我硬闖了金融業,顧問業,而今到了科技業,走了需多彎路,也看了許多風景。在這裡我寫下我的歡笑和眼淚,作為自己的生命紀錄。

本文有 14 則留言

14
  1. Fiona 歡迎回來!等待許久的今天突然想到你的文字 有種巧遇的感覺
    希望你現在一切都好

  2. 謝謝妳再次的分享!
    從以前在大洋洲到歐洲大陸,從妳的網誌收穫良多
    最近在重新反思這兩年半的日子
    這篇文章也讓我很有感觸

    歡迎回來 :”)

  3. 一直未刪除的書籤,儘管知道總是沒有更新仍三不五時會檢查一下,今天點開竟然更新了!(又驚又喜)

    1. 哇,居然被收藏了,真是不敢當!不好意思停筆這麼久,經過這段時間整理好自己以後,希望我可以更新多一點,才不愧對書籤!

  4. 想不到時隔這麼久又有機會再看到妳的文章,從以前妳談履歷的文章中獲益良多,那段準備申請美國研究所的、拼命接觸新創的日子感覺就像是妳說的,「新在哪裡,貴在哪裡,我不知道,但是我就是覺得我與眾不同。」
    很開心又能看到妳的分享,每次閱讀妳的文字就像看一齣很貼近自己生活的影集,但妳把它呈現得更有張力且深入人心
    希望妳能一直在這

    1. 謝謝TK,在加班的夜裡看到你的話真的覺得這一切都值得。年輕的這些瘋狂乍看之下或許荒唐,可是卻是我們自己的影集,最可貴的故事。我一直在這,相信你也是,我覺得我們可能在不同的地方演著一樣的故事。很高興我不是孤單一人 🙂

  5. 國二時讀到了Fiona的那篇”一萬個小時” 讓我印象深刻
    了解到好的工作 好的pay不會就這麼從天上掉下來,而是要用吃奶的力氣,卯足全力去爭取,才有可能有一線希望
    轉眼間我也大二了,因為當初指考考差,只考上東吳的關係
    為了證明自己也不比台政的同學們差,總是汲汲營營的參加各式各樣的商業競賽與實習
    當然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挫折跟低潮,當逆境來臨時我總會點開sprinkles and suits
    再看一次Fiona在美國找offer時的經歷,還有Ryan從nobody到somebody的故事
    妳的文字總是帶給我信心,同時也鞭策著我,讓我知道在太平洋的另一端還有很多很厲害的人在努力著
    謝謝Fiona在三年後又回來了,雖然感覺這全新的一篇有點blue
    不過我相信就像妳說的, You will figure it out

    加油 !

    1. 謝謝翊洋!感謝你也在太平洋的另一端一起努力著。我們都不孤單:) 人生的路很長,我直到最近幾年才學到,把眼界放大,把腳步放慢,很重要。前進的速度不一定是唯一,衝刺的時候也不要忘了照顧自己的身體。我學到:人生的KPI是由自己來訂定,不可以用大環境的標籤來定義自己。共勉之,我們一起向前走!